大雪至,人間至此雪盛時,歲暮天寒,順問冬安。
發布日期:2021-12-07
已訝衾枕冷,復見窗戶明。
夜深知雪重,時聞折竹聲。
夜雪—白居易
中仁澳蘭祝大家大雪快樂!
日歷本頁數所剩無幾的時候,早上總能感受到一絲刻骨的涼意。百草失去生機,樹葉染色是秋天獨有的色彩,隨著時間的緩緩流動逐漸凋落,大地一片蕭索,這是由冬天的儀式。
“大者,盛也,至此而雪盛也”
這個是冬季第三個節氣,仲冬時節正式開始
天氣更加寒冷,進補注意“去寒就溫”
晚來天欲雪,能飲一杯無?
大雪,是24節氣中的第21個節氣,在公歷12月6至8日交節。廿四節氣是農耕文明的產物,影響農業生產的氣候要素主要是降水、氣溫與光照,大雪節氣與小雪節氣一樣,是反映氣溫與降水變化趨勢的節氣,它是農耕文化對于節令的反映。大雪是反映氣候特征的一個節氣,氣候要素包括降水、氣溫、光照等,其中降水是氣候一個重要要素。節氣大雪的到來,意味著天氣越來越冷,降水量增多。
冬天除了添衣保暖,人們最在意的就是滋養進補,每年大雪時節在多地都有腌肉、進補的民俗。
大雪節氣一到,一些地方家家戶戶忙著腌制“咸貨”。將大鹽加八角、桂皮、花椒、白糖等入鍋炒熟,待炒過的花椒鹽涼透后,涂抹在魚、肉和光禽內外,反復揉搓,直到肉色由鮮轉暗,表面有液體滲出時,再把肉連剩下的鹽放進缸內,用石頭壓住,放在陰涼背光的地方,半月后取出,將腌出的鹵汁入鍋加水燒開,撇去浮沫,放入晾干的禽畜肉,一層層碼在缸內,倒入鹽鹵,再壓上大石頭,十日后取出,掛在朝陽的屋檐下晾曬干,以迎接新年。
大雪是“進補”的好時節,素有“冬天進補,開春打虎”的說法。冬令進補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,促進新陳代謝,使畏寒的現象得到改善。冬令進補還能調節體內的物質代謝,使營養物質轉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貯存于體內,有助于體內陽氣的升發,俗話說“三九補一冬,來年無病痛”。此時宜溫補助陽、補腎壯骨、養陰益精。冬季食補應供給富含蛋白質、維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。
在接下來一周的時間里
冷空氣依舊活躍
但將演繹過山車式的“跌宕起伏”
預計今明兩天
京城氣溫將明顯下降
到10日以后有短暫回溫
緊接著13日開始
又有一輪大幅降溫
氣溫多變
冬日寒冷
出門記得添衣保暖
- 上一篇:中仁澳蘭舉行安全生產培訓會
- 下一篇:中仁澳蘭提出安全生產的"六"方面